原標題:漢賦與漢簡中的顏色詞
顏色是人類觀察世界的一種重要元素,能夠跨越種族、語言等各種障礙,反映到語言中便形成了顏色詞。隨著語言的產(chǎn)生與發(fā)展,描繪各種色彩的顏色詞逐漸豐富起來,并被賦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內(nèi)涵。漢語的顏色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(tǒng),因此,全面研究某一時期顏色詞的使用狀況和使用特點,對正確認識該時期的社會面貌和歷史文化,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在我國古代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就有“五色”之說,具體指“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”五種顏色。“五色觀”在我國先民的生產(chǎn)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發(fā)展起來,深深植根于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之中。當然,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逐步擴大和加深,顏色詞也在不斷增加。雖然具體顏色各有不同,但大致都能根據(jù)該顏色詞所具備的范疇化特點歸入“五色”類別中。
以往對古代顏色詞的研究多根據(jù)傳世文獻,特別是古代韻文的記載來展開。比如,漢賦喜堆辭藻,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,語言豐富且華美,有各類顏色詞近50個,自然成為研究兩漢顏色詞最具特點的文獻。但必須指出的是,漢賦等傳世文獻多由文人學士所撰,反映的也多是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,不能全面反映社會各階層的用詞特點。
近百年來,隨著考古學的興起,兩漢出土文物越來越多。比如,以居延漢簡為代表的河西簡牘,包括居延漢簡、敦煌漢簡、武威漢簡、肩水金關(guān)漢簡及水泉子漢簡等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迄今為止,河西地區(qū)共出土了6萬多枚兩漢簡牘,占全國出土簡牘的四分之一左右,占全國漢簡出土量的八成以上。這些漢簡不僅內(nèi)容豐富,而且未經(jīng)后世修改,是當時邊塞生活和實用語言的真實寫照,具有重要的漢語史研究價值。
日本學者太田辰夫曾用“同時資料”和“后時資料”來區(qū)分語料性質(zhì)。所謂“同時資料”,指某種資料內(nèi)容及其外形(即文字)是同一時期產(chǎn)生的,如甲骨、金石、木簡、作者手稿等;所謂“后時資料”,指資料外形的產(chǎn)生比內(nèi)容產(chǎn)生晚,即經(jīng)過轉(zhuǎn)寫、轉(zhuǎn)刊的資料。與好用典故詞的漢賦相比,河西漢簡顯然更能反映兩漢時期的語言現(xiàn)象。本文嘗試結(jié)合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,對漢代顏色詞作較為系統(tǒng)的描繪,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認識漢代社會的文化面貌和語言特點。
赤
筆者在傳世文獻和出土漢簡中共搜集到14個單音節(jié)赤類詞,分別是“紅”“紫”“緹”“紺”“緅”“縿”“朱”“丹”“彤”“絳”“赭”“赪”“赤”和“赩”。從語義上看,這些詞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第一類專指絲帛的具體顏色,如“紅”“緹”“紺”等。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“紅,帛赤白色。”“緹,帛丹黃色。”“紺,帛深青而揚赤色。”從《說文》的釋義可知,這些顏色詞雖然都含有紅色,但顏色的深淺、亮度等均不相同,可以看作“赤”類顏色詞中的雜色。第二類表示本身是紅色或者能染成紅色的物品,如“朱”“丹”“絳”等。《說文》曰:“朱,赤心木,松柏屬。”“丹,巴越之赤石也。”第三類泛指不同程度的紅色,如“赤”“赩”?!墩f文》:“赤,南方色也。”“赩,大赤也。”據(jù)《中國顏色名稱》記載,“赤”泛指紅色,或表示比朱紅略淺的顏色。
在漢賦中,“朱”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赤類顏色詞,共出現(xiàn)70余例。單獨使用時,“朱”主要表示含有紅色的花草或者玉器,如東漢文學家班彪《覽海賦》中的“朱紫彩爛”,詩人王粲《瑪瑙勒賦》中的“雜朱綠與蒼皂”。與其他名詞搭配時,“朱”比范疇內(nèi)其他顏色詞的搭配范圍更廣,不僅可以與動植物類名詞搭配構(gòu)成“朱鳥”“朱柯”“朱榮”等,還可以與紡織、建筑、人體類名詞構(gòu)成“朱紱”“朱堂”“朱唇”等,更可同五行類搭配構(gòu)成“朱夏”“朱形”等??梢哉f,“朱”是漢賦中“赤”類顏色詞的原型詞。
其次是“丹”“紅”和“赤”,它們在使用頻率上基本接近,但在搭配時,均有不能與之相搭配的類別。如“丹”和“紅”沒有同動物類和五行類搭配的范疇,“赤”不能與建筑和紡織類搭配。頗有意思的是,“赤”在出土文獻中卻有與紡織品相搭配的實例,如居延漢簡中的“赤縑”,指的就是紅色的雙絲織成的細絹。當然,也不乏相似之處。在漢簡中,“赤”也作為五行類別出現(xiàn),如居延簡有“方赤”。在漢賦中,“緹”僅僅可與紡織品類搭配構(gòu)成“緹衣”;而居延簡中既有“緹績”,也有“緹行縢”來表示橘紅色的織品。
在居延等其他河西漢簡中,顏色詞經(jīng)常單獨使用來表示某種帶此顏色的物品,如居延簡中的“用絳一匹”,地灣漢簡中的“緹二丈三尺”,還有肩水金關(guān)漢簡中的“赤色”。赤類顏色詞在出土文獻中使用較為零散,在與名詞搭配時,多表示絲織品,出現(xiàn)較多的是“赤”“絳”等,而“朱”在河西漢簡中則寥寥無幾。
白
筆者在傳世文獻和出土漢簡中共搜集到表示“白”色的顏色詞11個,分別是“白”“素”“皦”“皚”“皤”“皎”“皓”“縞”“粉”“霜”和“麃”。“白”的本義是“明亮”,人們對白色的具體感知與光線的明暗相聯(lián)系。具體來說,“皎”表示月光亮,“皦”形容玉石亮,以及形容雪白的“皚”和老人頭發(fā)白的“皤”。它們在亮度上比表示絲織品白色的“素”更高。
在漢賦中,“白”是使用頻率最高的“白”類顏色詞,出現(xiàn)了近百次。單獨使用時,“白”經(jīng)常借代表示白色事物,如在東漢文學家馬融的《圍棋賦》中,“白黑紛亂兮于約如葛”的“白”指白色的棋子。在與其他名詞搭配時,“白”顯示了強大的搭配能力,如“白鳥”“白鹿”“白楊”“白絲”“白日”“白首”等。“白”可看作漢賦中“白”類顏色詞的原型詞。
其次是“素”。除了與絲織品結(jié)合構(gòu)成“素絲”“素旃”“素幬”外,“素”也與植物類組成“素華”,人體類“素肌”“素齒”等。然而,出土文獻中的“素”卻幾乎不用作顏色詞。比如,居延漢簡中的“素”大量被用作表示針織品的本義,“白素”“縑素”等都是此義。
與漢賦一樣,“白”也是漢簡中使用頻率最高、范圍最廣的“白”類顏色詞。它不僅搭配絲織品,如“白紬襦”“白布”“白韋绔”,也與兵器搭配,如“白玄甲”“白刀”。在敦煌漢簡中還有“白粺米”“白草”等用法。
青
表“青”的顏色詞有“綠”“縹”“綦”“藍”“翠”“碧”“蔥”“青”“蒼”和“艵”。“青”在現(xiàn)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很低,“青”究竟是什么顏色,學界討論頗多。從漢代文獻來看,“青”以“藍色”和“綠色”為主,且表“綠色”義多于表示“藍色”或者“藍綠色”及“黑色”義項。兩類文獻中,“青”使用頻率最高,搭配范疇最廣。
而在河西漢簡中,“青黍”多處可見,是居延漢簡吏卒廩食簿中常見的谷物。“青”還特指絲織品或者與絲織品連用,如地灣漢簡中的“青一丈九尺”及懸泉漢簡中的“青帷”。
黑及黃
傳世文獻和出土漢簡中表“黑”色的顏色詞共有8個,分別為“緇”“黔”“皂”“黑”“玈”“黯”“玄”和“盧”。漢賦中使用頻率最高、搭配最廣的是“玄”,占絕對強勢地位,而其他顏色詞零星散落,不成系統(tǒng)。但反觀出土文獻,情況卻完全不同。在出土文獻中,“黑”和“皂”占據(jù)主流地位,其中,“黑”描寫動物顏色,如地灣漢簡中有“牛一黑犗齒七”的記載,居延也有“黑牛”;“皂”主要與絲織品搭配,如“皂布”“皂練”“皂領”等。
表“黃”色的顏色詞較少,主要是“黃”“緗”和“黈”。在兩類文獻中,“黃”均占據(jù)核心地位。
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同為兩漢語料,但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中的顏色詞使用大不相同??计湓?,主要在于兩類文獻的寫作特點不同,前者多為真實生活記錄,后者強調(diào)文學夸張描寫;前者的作者多是普通民眾,后者的作者則居于廟堂。因此,在語言表達上,出土文獻中的顏色詞使用不如傳世文獻豐富,多集中在與普通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的絲織品和農(nóng)作物的記錄與描寫上。這充分說明漢代河西地區(qū)不僅因地制宜種植各類糧食作物,還積極引進內(nèi)地先進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,并廣泛用于普通民眾和邊塞吏卒的日常生活。這不僅滿足了人們基本的物質(zhì)需求,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漢代在河西的邊防戍守和軍事行動,確保了邊疆安全與穩(wěn)定,為當?shù)匚幕陌l(fā)展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(作者 潘晨婧,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)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(quán)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(quán)的轉(zhuǎn)載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brbynj.cn/showinfo-33-323104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